警惕!带状疱疹也会“全身窜”,这些人最危险
患者女性,65岁,因“左上肢红斑、水疱伴疼痛4天,颜面躯干泛发皮疹2天”入院。患者入院前4天劳累后左腕内侧出现片状红斑,伴灼痛及簇集性水疱;2天后皮疹泛发颜面、躯干,伴发热(体温38.7℃)及左上肢抬举困难。既往有高血压(10年)、2型糖尿病(5年)病史,规律
患者女性,65岁,因“左上肢红斑、水疱伴疼痛4天,颜面躯干泛发皮疹2天”入院。患者入院前4天劳累后左腕内侧出现片状红斑,伴灼痛及簇集性水疱;2天后皮疹泛发颜面、躯干,伴发热(体温38.7℃)及左上肢抬举困难。既往有高血压(10年)、2型糖尿病(5年)病史,规律
我们一直以为糖尿病只能靠控制饮食和降糖药维持,可替利珠单抗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这一思路。这是一种人源化抗CD3单克隆抗体,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干预免疫反应,从根源上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作。
谁能想到,一起床,就可能把心脏逼到了临界点?为什么很多人心梗发作都发生在清晨?难道起床这种再平常不过的动作,也能透露出心脏的“秘密”?更让人心惊的是,有些人还没出被窝,心血管就已经在“闹脾气”了。
其实,能把自驾过成长期生活的人,从不是靠“说走就走的勇气”,而是藏着6样可学可练的“硬本事”。
90%的人陪长辈选降脂药时,都会陷入“新药就是好药”的误区?其实英克司兰虽适用于他汀不耐受者,但盲目使用可能既费钱又没效果。血脂管理的关键,在于“先排除不适配、再算经济账、最后抓监测”。
本身被虫咬,可能没那么严重,主要是她年龄已大,又有一些基础病。
大清早,赵大爷在公园遛弯,同伴都说戒烟能让身体变好。可他摇头,苦着脸说:“上个月我试着一根都不抽了,没想到两天后心口又闷又痛,进了医院查出来是急性心梗。后悔死我了,戒烟怎么反倒闹出病?”
不用插管也能顺利完成肺部手术,术后恢复良好,且咽喉部声道无异样感觉——近日,患者邹女士在威海市中医院接受肺部肿瘤部分切除手术。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,邹女士是术前主动“点名”要求使用医院引进的Tubeless技术(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),而这项技术也用“温和”的
有些人一躺下午睡,迷迷糊糊刚睡着,就被自己打呼吓醒了;有些人午休一小时起步,醒来像被人打了一顿似的;还有的人一闭眼说午睡,结果一觉睡到天黑,晚饭都凉了。这些熟悉的画面,是不是让你忍不住点头?但问题来了:午睡到底是养生锦囊,还是悄悄“偷命”的陷阱?
脑血管狭窄是指由于血管退行性病变、血栓形成、炎症、肿瘤等因素导致脑血管管径变小,使脑血流量减少。从狭窄程度来讲:0-49%为轻度狭窄,50-69%为中度狭窄,70-99%为重度狭窄。
人一旦患上带状疱疹,往往会记一辈子。那种火烧般的刺痛、皮肤上一串串沿神经分布的水泡,夹杂着瘙痒与灼热,甚至在病灶消退后还可能遗留长达数月或更久的神经痛,令人身心俱疲。
夜里忽然心跳像鼓,胸口像有一只小鹿撞个不停,手心发汗、呼吸变浅、头皮发麻——许多中老年朋友都被这种“突如其来的慌张”吓到。其实,焦虑发作就像天气里的急风:来得急,去得也快。可被风吹乱的,不只是情绪,还有日常的安全感。别责怪自己“太脆弱”,更别逞强“咬牙挺”,先
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常与血小板过度激活、血栓形成密切相关,传统抗血小板药虽能抑制血栓,但存在作用不可逆、出血风险较高等局限。新型抗血小板药以“可逆性抑制血小板功能、双向调节凝血与抗凝平衡”为核心优势,能精准阻断血栓形成通路,同时减少出血不良反应,为心脑血管疾病防
黄芪泡水喝,真会伤肾吗?这几年,不少人听到“黄芪伤肾”的说法后,直接把多年喝黄芪水的习惯一刀切。真相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,也远没有那么吓人。在众多中药材中,黄芪的“黑锅”背得有点冤。
很多人以为,只要“手术干净、化疗彻底”,癌症就算“彻底治好了”。但现实却常常令人措手不及:明明查出得早、治疗也规范,几年后却还是复发,甚至转移。
肾脏病的诊断是一个从 “是否存在肾损伤” 到 “损伤部位 / 程度”,再到 “病因 / 病理类型” 的逐步推导过程,需结合病史、症状体征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甚至病理活检综合判断。以下是诊断思路的拆解:
无症状高血压老年人主要服药目的之一,是对心脑血管起到保护作用,核心在于让血压控制稳定。很多老年患者存在一个误区:认为血压高了才吃药。比如今天吃了药,明天血压正常就停药,后天发现血压高了再接着吃。但这种血压波动,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影响会更大。无论是血压还是血糖,我
家里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:年纪大了,夫妻生活是不是就该“退休”?还有些老人低声抱怨,觉得自己有心无力,甚至担心对健康不利。其实,这个问题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多了。前几天,邻居刘大爷和老伴在小区遛弯时窃窃私语,说起老友圈里有人七十多岁还一直保持着夫妻亲密,大家都暗自惊
50 岁以上男性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弹性减退、神经调节能力下降,再叠加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、冠心病等基础病的高发,勃起功能障碍(ED)成为常见健康困扰。在临床常用的男科药品中,并非所有药物都适配这一群体的 “基础病 + 年龄” 双重特点 —— 部分药物可能加
办公室里有人突然发烧咳嗽,家里孩子开始咽痛流涕——是流感还是新冠?这两种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相似,却藏着不少关键区别。搞懂它们的“脾气”,才能精准防护。